男子消化道活动性出血,休克血压, 内镜中心床旁镜下成功止血使他转危为安
近日,临河区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成功为一名消化道出血的危重患者行床旁胃镜检查及治疗,快速有效止住患者消化道活动性出血,使其转危为安,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与感谢。
患者为75岁男性,因“腹痛伴停止排气、排便10天”慕名来到我院胃肠外科求治,科室副主任雷鸣为其细致查体,结合检查报告,明确诊断其为乙状结肠恶性肿瘤、肠梗阻,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任志忠副院长带领胃肠外科手术团队顺利为其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术后第5日,患者突发血压进行性下降,血压低至60/30mmHg,雷鸣副主任立即组织安排医护人员给予补液、急查血常规、输血、扩容、升压等对症处置,经过一系列及时高效的救治后,患者血压维持在80/50mmHg。科室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特邀任志忠副院长会诊指导,医师们经过详尽讨论分析,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考虑其为术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感染性休克、低蛋白血症,在积极给予输血、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雷鸣副主任邀请内镜中心副主任刘振泓为患者行床旁内镜检查会诊,明确其出血情况。
患者病情危急,随时可能因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刘振泓副主任在听取患者病情、细致分析检查报告后,快速完善术前准备。在内镜中心护士和胃肠外科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刘振泓副主任顺利为患者实施了床旁胃镜检查。术中,可见患者胃窦小弯处一约2.0*2.5cm 较大溃疡灶,表面覆陈旧血液,并见活动性新鲜血液渗出,明确消化道出血病灶后,刘振泓副主任在内镜下用水泵冲洗掉血凝块暴露出血部位,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术,在克服出血影响视野的情况下,精准给予组织夹缝合溃疡面,反复冲洗后未见渗血,效果立竿见影,患者活动性出血得到了及时有效地控制。术后,患者病情平稳,血压升至105/70mmHg,转危为安。
阅读延伸
刘振泓副主任介绍,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急症,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食管胃静脉曲张伴出血、急性胃粘膜病变伴出血。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下可以及时准确发现出血部位,治疗的主要措施为内镜下组织夹、注射组织胶及硬化剂治疗等方法,组织夹止血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夹子通常1-3周后自行脱落随粪便排出,无需额外取出,待其自然脱落即可。